导航

【横向招标动态】云冈研究院2025年度开放课题(第一期)申报通知

发布者:王俊发布时间:2025-07-16浏览次数:10

各有关单位:

云冈研究院是专门负责云冈石窟的保护、研究与管理工作的机构,于2021年正式成立。成立以来,云冈研究院坚持科研立院,聚焦石窟寺文物保护与传承利用中的共性瓶颈问题,整合多学科前沿力量,开展体系化技术攻关与理论创新,致力构建国内领先、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石窟寺保护与云冈学研究科研高地。围绕石窟寺病害机理与防治、石窟寺数字化保护与智能重建、石窟寺价值阐释与传承等科研方向,云冈研究院现启动第一期开放课题申报,欢迎相关人士积极参与。

现将申报事项公告如下:

一、选题方向  

2025年度云冈研究院开放课题(第一期)重点支持以下研究方向:  

(一)石窟寺病害机理与防治

重点方向:开展石窟岩体风化、渗水病害、盐析结晶、微生物侵蚀等关键病害的多尺度形成机理研究,结合环境监测大数据构建病害预测模型;研发适用于不同岩性的生态友好型加固材料;探索微扰动干预技术与预防性保护体系推动病害防治从被动修复向风险预控+动态维护转型,探索可推广的干旱地区砂岩质石窟寺保护技术规程。

(二)石窟寺数字化保护与智能重建

重点方向:关注复杂洞窟环境的高精度多源数据采集技术;研发人工智能驱动的病害自动识别算法;构建石窟数字孪生平台,集成结构稳定性模拟、虚拟修复推演、游客承载量预警等功能;探索沉浸式交互技术在数字复原、虚拟展示中的应用;建立多层级石窟数字资源库标准体系,推动数据跨机构共享与长期保存。

(三)石窟寺价值阐释与传承

重点方向:关注以云冈石窟为中心的北魏平城时代科技考古研究;深化石窟多元文化价值挖掘,构建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研发语境化叙事技术;探索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的传承模式;设计社区参与式保护机制;制定文化价值转化路径,推动石窟IP在文创、研学、文旅中的创新应用,强化遗产地社会认同。

申请人须在上述开放课题选题方向内,结合自身研究专长和学术积累,自拟题目进行申报,不得将选题直接作为申报题目。申报课题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创新性、探索性和突破性。申报课题名称表述要符合课题定位,突出问题导向、学科视角,科学严谨、简明规范,避免引起歧义或争议,一般不加副标题。

二、申请条件  

1. 申请人资格  

申请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是国内院校、科研机构及其他社会机构中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在职科研工作者。鼓励跨学科、跨单位联合申报。课题优先支持青年学者。

2.依托单位资格

申请人所在依托单位应在相关领域具有较为丰厚的学术资源和较强的研究实力,设有能够履行科研管理职能的部门,能够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并承担信誉保证。

三、申请流程  

1. 材料提交  

申请人按规定格式要求填写课题申报书(见附件),并将申报书(一式2份),加盖单位公章,寄送至云冈研究院,同时提交电子版至邮箱:ygyjyshiyanshi@163.com,邮件标题为“2025年度开放课题+申报人姓名+单位”。

截止日期:2025年8月15日。  

2. 评审与立项  

实验室组织专家评审,重点评估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与应用价值。  

结果公示:2025年9月15日前通过云冈研究院官微发布。  

四、经费与成果管理  

1. 经费使用  

云冈研究院将组织专家对申报课题进行评审,拟从申报课题中遴选重点课题不超过5项,每项补助不超过10万元,一般课题不超过10项,每项补助不超过5万元。经费拨付至申请人依托单位账户。

2. 成果要求  

结题时需提交研究报告,并按照课题任务书完成成果要求。 

五、联系方式  

地 址: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研究院文物保护中心  

联系人:乔尚孝、薛冬乐  

电 话:0352-7992660、15234110183 

注:本公告未尽事宜,可参考《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或联系实验室秘书处。

 

原文链接:http://www.yungang.org/xsb/detail/3287.html

 

社会科学处

2025年7月16